查看原文
其他

谭良田先生:作文用典与行礼共情-——兼及【弟子规】

譚良田先生 文字研究 2021-10-27

作文用典与行禮共情

-——兼及【弟子規】


譚良田


胡适《文学改良刍议》论列共八事,其六曰“不用典”。在此之前,写文章讲求用典,其前提是,“经史子集”四部中的基本典籍同属作者与读者熟知的文献。新文学运动鼓吹口语,摈弃文字,自然拒绝用典,因为在他们看来,典籍是用旧文字书写的,与口语不一致。


文字在二维的金石纸帛上组织文章,而礼节则在天地之间书写文章,人的整个身心是书写工具,礼之义是文法,礼之仪是格式,人与人则互为作者与读者。礼之文章常态化的写与读,其前提是,作者与读者秉承共同的礼之义,知晓共同的礼之仪。前提若不具足,则好比用典,即便作者能用,而读者不是难知难解,便是误解误读。



朋友的《藏地游记》曾有这样的桥段:


我们的车走远了,母女俩还在院门边遥望挥手。《弟子规》里说“骑下马,乘下车;过犹待,百步馀”,这些曾经通行中国的优秀礼节,如今很少见到了,这对藏族母女,大抵没有读过《弟子规》,但是她们却用她们的朴实和真诚演绎出文明古国礼的精神。她们告给我们:礼,是温情的。


作为读者,这位朋友出色地诠释了藏族母女的礼之书写,从而拓展了交流的精神维度,实现了交流的高阶共情。朋友的西藏之游是六年前,而六年来,我则多次遭遇礼之误读。


其实,用心研读《弟子规》之前,唐生周先生早以无言之教,让我明白了“过犹待,百步馀”的要义。本科期间,我常去先生家请益,待我有悟而归,先生每自目送我下楼。那时先生家的外门还是焊式铁门,动静较大,常常从五楼下到三楼,我才听得关门声。工作多年后,参加一个专业学习,学习结束我先返程,一位老师与一位同学送我下楼,互道珍重,我便拉着行李箱一路向前,可总觉身后仍有目光看我。走过七八个门面,我忍不住回头,而送行的老师与同学面带微笑正向我挥手。


师友待我以温情,同化了我,不知不觉中我也习惯目送他人。可有几次,竟感觉是出圈行事,自忖难道这个小礼节竟要圈内人才懂吗?



今夏我带二子从其母家回安仁,临出发幼子改了主意,不愿同行,于是带了长子先回。没过几天,小儿子嚷嚷也要回来,正好其表舅回长沙,于是说好我来长沙接人。从车上拿下行李,我蹲下对儿子说,我们原地目送舅舅出发吧,这是礼貌哦。车开出去一段,又见停在路边,舅舅折回来对我们说:“因为车站离家较远,加上你们返程时间紧,没请吃饭,务必理解啊。”原来舅舅误解了我们的礼节,无暇尽地主之谊,生怕我们心存意见。我不得不做一番解释,将蹲着说的话站着重说一遍。不管对方共情同感与否,这次总算有机会解释。而几年前的一次误解,我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。


我家住在驿站边,有一长辈的女儿搭车前去升学面试,约我车站壮行。当时长子还小,妈妈那天上早班,奶奶则一早汲泉还没回来,我便抱着小孩同来。班车已经准点发出,送行的亲友也要自驾返回了,我下意识在车旁目送。车开出十来米又停了,下来一人,塞给我一个红包,说是来得匆忙,没带礼物,一点小意思送与小孩。还没等我反应过来,他们就嗖地开走了。我原地捋了捋思绪,顿然很不自在。我在车旁站立目送他们,是所谓“过犹待,百步馀”;而在那边,八成是解读成了我抱子同来,此刻又站着不走,是心有所求了。


回神后第一念是电话解释,转念又想,能解释清楚吗?恐怕只会治丝益棼了!只得作罢。后来,伺机还了人情,才得一个心安。


不用典的“刍议”,终究是行不通的,最多提醒了人们莫用僻典。《周易》里说,高阶的言说者都懂得“立象以尽意”。意象,往往取自自然景致;而典故,从本质上说,是一种人文意象,是人事交织而产生的经典事件与经典表达,内含无限的阐释可能与隐喻空间。借重典故,我们的言说往往能言在此而意在彼,形象生动、言简意丰、委婉而多维。


用典,是口头文章或纸上文章的重要技法。用典必须共情,行礼更要共情。文化复兴,势在必行。现如今纸上文章的用典共情,我们已基本回归,而礼节这篇天地间的大文章,也正在回归之途。新时代的制礼作乐,不是为政者的专务;上述不共情事例,正说明复兴文化,复兴礼乐,人人有责。因为,人立天地之间,面对礼乐这篇大文章,势在躬行,我们既是作者,也是读者,至少,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读者。


【相關閱覽】


【】战疫中推进《蒙学经典导读》在线课程建设

【】【胡锦涛文选】用典类编

【】【江泽民文选】用典类编

【】讀《用典》札記三則

【】朱永新先生:中小学应该有国学原典课程(节选)

【】周祖庠先生:繼承光大偉大的中華漢字經典文化

【】呂奇洋同學:成外附屬小學教識字教育典型案例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